首页 教学方案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大全15篇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大全15篇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大全15篇

在编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特点,以便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希望你喜欢。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大全15篇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认读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布达拉宫雄伟壮丽的建筑和浩瀚繁富的收藏。感受本文色彩华丽,词汇丰富的语言表达特点,积累语言,丰富语感。学习搜集并整理有关布达拉宫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并运用资料的能力。初步了解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过程与方法:用画面引导学生去描述自己的感受,创设教学氛围。导读课文,梳理字词,整体感知,沥青结构。揣摩美点,发挥想像,感受美好,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布达拉宫雄伟壮丽的建筑和浩瀚繁富的的收藏,理解布达拉宫无法估量的价值。

重点难点:

感受布达拉宫雄伟壮丽的建筑,感受本文色彩华丽,词汇丰富的—语言表达特点。

教学准备:

有关布达拉宫的知识和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市内玛布日山上有建筑宏伟的布达拉宫。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神游拉萨,神游布达拉宫,去领略它与众不同的美吧。老师首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精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

2.出示相关图片。(学生观赏)

3.学生用一句话描述自己的第一感受。

4.师:今天我们要走进能给我们带来更美妙的感受课文——《布达拉宫》。(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那么通过同学们课前预习课外的收集,你对布达拉宫有那些初步了解呢?(指名说)

二、读文识字

1.师:下面同学们快速打开语文书30课,自主读文,要求:在预习基础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做到吗?(能)这篇课文出现生字新词特别多,如果你有读不准,或读不通的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借助工具书来解决。

2.检查课文

师:刚才大家在下面读的非常认真,现在我想请10位同学分段来朗读这篇课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师:其他同学认真听辩如果他有读错我们及时帮他正音。

3识字学词

①师:课文我们读流利了,那文里出现的这些生词你们都认识了吗?那好我来考考你们,(分组出示)指名读(凹凸蔚蓝清澈吉庆恬静金册金匾隆起砌筑距今金属宗教)

②理解

师:生字新词大家学的快,读的准,那在这些生词里边你有没有不理解的,提出来我们大家帮你解决。预设:恬静:安静,宁静

吉庆:吉祥

金匾:①上面提着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文字的长方形木牌

金册:装订好的本子。

宗教:简单的说宗教是一种信仰,它有一定的组织,定期搞一些礼仪或活动,形成一定的文化(例如;建筑,绘画,宗教音乐等)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师:理解了这些生词,再去读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老师知道你们爱读书,但爱读又要会读书。有位专家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那你们想不想成为会读书的人(想)。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能用文中的哪句话概括出来?

1.生自读课文

2.集体交流

(指明说)

课件出示(布搭拉宫不仅外表令人叹为观止,还是一个宝物荟萃的博物馆)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从哪方面介绍布搭拉宫的(外表令人叹为观之,是一个宝物荟萃的博物)

理解: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事物好到了极点。

宝物荟萃:宝物,非常珍贵的东西。荟萃,聚集到一起。

3.小结:那布搭拉宫的'外表怎样令人叹为观之,它里面又收集着那些珍贵的文物,下一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布达垃宫,一同在把课文读长读深。

四、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品悟“美景”。

1.师:这节课我们先来感受布达拉宫独特而美丽的景致。体会美景需要用心去感悟,作者就从不同的角度用心观察布达拉宫。他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2.指明读第2.3自然段。

3.学生研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内容并交流。

教师小结并板书:

远看:布达拉宫凌空屹立,金光四射,巍峨壮观。

仰望:宫殿层层叠叠。红白相接。错落有致作者还用了一个比喻句,形象地把布达拉宫的结构特点展示了出来,可谓独具匠心”(展示图片)

师:多么别致的布局啊,让我们想像着这美好的景致,美美地读仪读第1,2自然段。

4.师过渡:布达拉宫的景致令人称奇,让人震撼。接下来让我们细细的研读第3-6自然段,在有所触动的语句旁作好批注。

5.学生小组交流感受。

6.集体交流后教师小结:整个宫殿倚山就势布列在山坡之上,面积庞大,墙体风格迥异,白黄红各有象征意义,高高耸立,叹为观止,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让人神往,更让我们领略到佛教的韵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美感,读出意味。

7.学生齐读2-6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体会“价值”。

1.师:令全世界人们赞叹的不仅仅是布达拉宫建筑的雄伟富丽。

(出示图片)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这湛蓝澄澈天宇下的布达拉宫,来一起欣赏那令人称奇的文化宝藏。

2.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7-10自然段。

出示思考题:

(1)“浩瀚的经卷”中“浩瀚”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说是“最珍贵”的?

(2)为什么说五世达 赖灵塔内珍藏的珍珠是最神奇的?

(3)由“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可以看出什么?

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小结。

3.学生齐读第7-10自然段,用心体会布达拉宫的“神奇瑰宝”。

三、拓展延伸,深化感悟。

1.师:此时此刻,站在布达拉宫面前,你觉得你看到的布达拉宫的美和你看到的江南水乡,黄土高坡等地的美一样吗?请说说你的感悟。(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为布达拉宫写一则宣传语。

学生写,教师巡视,学生交流后,出示一些范例,学生齐读。

3.师小结

四、选择家乡的一处名胜古迹写一段话,向人介绍。

板书设计:

布达拉宫

外观------------叹为观止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精选篇2)

复习目标:

1、复习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

2、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要求背诵、默写内容:

1《钓鱼的启示》第60页第10自然段父亲告诫我的话

2《落花生》第66页第10、12、13自然段

二、复习第四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精读文重点词句的意思

13、《钓鱼的启示》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三十四年前,“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还有两小时,父亲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很不乐意,但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了。三十四年后,我成了一名建筑师,深深体会到了: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事物,如:金钱、地位、荣誉…

《钓鱼的启示》中,我得到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终生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法国著名家)

②“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

15、《落花生》(叙事散文,借物喻人)作者:许地山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谈论花生好处的事。

做人的道理:要学习花生内在秀美,不求虚名,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奉献;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落花生》

1《落花生》是一叙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2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其中,议花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作者通过花生的特点,赞美了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品格。

3许地山:笔名落华生,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三、背诵“日积月累”

四、复习

(一)、复习学过的四单元的类型

(二)、提醒考试应注意的事项

1、认真审题

2、确定要写的内容

3、不要忘记写题目

4、注意语句通顺

5、不写错别字

6、第一格不定标点符号

省略号占两格、引用人物的话要用双引号、

7、字数要写够

8、多看

五、作业:

1、默写“日积月累“

2、抄写“读读写写“1次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 8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

4.品读重点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中表达方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 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5.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

教学难点:

品读重点词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白鹭鸶这种动物吗?(课件出示图片)

2.白鹭鸶是一种喜欢群居的水鸟,全身雪白,体态优雅,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我们今天学 习的这篇课文就与白鹭鸶有关。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一起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是最后一只白鹭鸶?它的同伴呢)

二、整体感知

1.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文本。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 125 页,先自己把课文读一遍, 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同时要注意读准生字词。

2.谁来说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引导学生按事件的六要素把故事概括得简要而完整。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讨。

1. (课件出示坪林山美景图)坪林山上,绿树成荫。坪林山脚下,有一个山猪潭,潭面宽阔,潭水 清澈明亮,真是天光云影共徘徊,鸟语花香醉人心。潭边的坪林村(学生接读第一自然段) 。不知什么 时候来了一群白色的鹭鸶,他们也被这里的风景所吸引,在这里安了家,常常在潭边捕鱼,或在田间漫 步,也过着平静的日子。 这眼前的美景不是我们的想象,而是真真实实的存在着!这样的美景让你感受到什么呢?(宁静、幽美)

2.这样的'美景不仅吸引了我们,更吸引来了一群建筑开发商的到来。 过渡:对于他们的到来,白鹭鸶心里怎样想?

A.议论纷纷,心里很担心。联系课文说说你认为它们会担心什么呢?(有感情的朗读)

B.有着美好的愿望。 (谁有什么愿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有感情的朗读) )

3.是啊,一只白鹭鸶有着美好的愿望——这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愿望。这不仅是白鹭鸶的, 也是我们人类最初的美好愿望啊。 (出示广告词,先指名读,再联系前文师生接读。 ) 引导学生品悟从广告词的句式排列中感受到什么?

4.这么宁静优美的环境怎么不让人心生向往呢?可往往事与愿违。仔细读一读 4-7 段勾画出环境 变化的句子,看看发生了些什么事?

(1)工程车来来往往,整天轰轰隆隆的,尘土飞扬。

A.噪音和尘土让鹭鸶们不习惯。他们习惯的是什么?联系前文想一想,说一说。

B. (失去了平静,安静。 )指导读: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 是啊,听着机器的轰鸣,原本宁静的家园被一只只“怪手”给毁了!

(2)那巨大的看板,挡住了鹭鸶回家的路线。加上工人抽取潭里的水,不到半月功夫,山猪潭变 小了。 (失去了碧水蓝天) 小结:环境越来越槽糕,白鹭鸶们现在不仅遗失了宁静,更遗失了属于它们的碧水蓝天。出示读: 暑假还没过完,鹭鸶们都急着飞走了

(3)水田不见了,潭边筑起堤防,堤边正在修建环潭道路,草地不见了,潭边的相思林被砍光了。 潭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小到当白鹭鸶去喝水的时候,整个潭边的工人,售屋中心的小姐们都跑出来, 大叫:“你看!白鹭鸶,真的有白鹭鸶呢!”

A.抓住词语体会环境的变化。想象一下,山猪潭会小到什么程度?

B.出示句子: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 什么让它觉得可怕?(没有了水田,没有了食物,没有了相思树,也就没有了它们栖息的家啊! ) 人们在惊讶的叫着: “真的有白鹭鸶! ”时,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成千 2 上万只白鹭鸶都飞走了,只剩下这是最后一只白鹭鸶!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连这最后一只白鹭鸶都会 失去!是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亲手毁了我们最初的梦想: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与动物和谐共处。

5.所以,鹭鸶们都飞走了。看看鹭鸶行动的句子,比较这三处写法,你发现了什么?

A.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

B.暑假还没过完,鹭鸶们都急着飞走了。

C.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

6.白鹭鸶一批比一批走的急切,是因为这里的环境一天比一天(恶劣) 。就连最后一只白鹭鸶也不 堪忍受,仓皇离开。你能理解这些鹭鸶们的感受吗?带着这样的感受来分角色读读重点句子。 (男生读 环境变化,女生读白鹭鸶的不同反应。 )

7.最后一只白鹭鸶,原本期望与人们友好相处,可是最终却带着万分的恐惧,匆忙的离开了自己 的家园。他孤零零的在空中飞行,想到了自己曾经和同伴们一起戏水的山猪潭,想到了自己曾经栖息的 相思林,想到了自己曾经散步的草地,可是,这一切现在都不复存在了。如果你是一只白鹭鸶,你会 对人们说些什么呢?

8.学习“遗失启事”,强化环境意识。

(1)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一群环保工作者听到了白鹭鸶的诉说,他们举起了一块牌子: (课件出 示遗失启事,以读代讲)

(2)这一再的遗失!遗失!遗失!让我们感到痛心疾首。但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我们遗失的仅 仅是这些吗?

(3)现在的山猪潭不在祥和。白鹭鸶们无家可归,你愿意为白鹭鸶在武汉找个家吗?快快模仿广告 语或遗失启事,写下邀请吧! (课件出示邀请函)

(4)说得多好啊!希望我们现在的悔改还来得及。那么在生活中,面对山猪潭这样的事件,我们应 该怎样做呢?

五、课堂总结。

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让最后一只白鹭鸶的悲剧不再有!

板书设计:

最后一只白鹭鸶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精选篇4)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俺是中国人,俺爱中国!”理解“俺”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板书设计

俺是中国人    一笔一画地写,一遍一遍地读(火热真挚)

俺爱中国     大声整齐继续更起劲    (很有感情)

原来都是日本伟人

现在都是中国伟人     (眼睛湿润)

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谊

作业设计:

课内:誊写词语、组词、理解课文后填空

课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识文意;教学字词;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同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同学自同学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同学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考虑: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俺是中国人,俺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安排作业

1.誊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讲读课文;总结全文。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同学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俺是中国人,俺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身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费劲。)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费劲”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俺”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身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同学,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身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俺”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考虑:“俺”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俺”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俺”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布置?(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俺是中国人,俺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俺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俺们都是中国人。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精选篇5)

教学要求

1、有感情朗读课文,品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2、学会做简单的批注。

3、掌握本课的4个生词。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想象场景,感悟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准备:

《爱的奉献》的音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从生活中感悟什么是传统。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下一个花店的传统。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检查预习的情况。

2人小组检查朗读,生字的认读。素描、承受、妥协、和颜悦色、孤寂、异想天开

3、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汇报交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边读边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写己的体会。

四、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风湿性心脏病的有关知识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了花店的传统,体会了母女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母女之情与人间之情。

二、细读课文,体会母女情深。

1、自由读课文,找出令你最感动的地方,谈一谈,说一说。

2、4人小组,交流,谈感受。

3、汇报交流。

(1)母亲节到了……黄昏时分,门铃响了。进来的是一位陌生女孩,她手拿一大束康乃馨。母亲愣了,问女孩是不是走错门了,女孩甜甜地笑了,把鲜花送进母亲怀里。说了句“节日快乐”就轻轻为母亲掩上门。

女儿倾尽自己的`所能也要为母亲留下一份寄托和安慰,多么懂事的女儿。

(2)天色已经黄昏了,女儿才回来,满脸的汗水掩饰不住满脸的兴奋,匆匆的扒了几口饭便睡了。夜里,母亲听到女儿的呻吟声,心便缩得紧紧地。

女儿为了回报母亲,愿意付己的一切。女儿的呻吟声痛在母亲的心上,多么让人感动的母女之情。

(3)……女儿却认了真,第二天居然作了一个小纸板,上面写着:请让我给你画像,我需要你的五毛钱……

女儿为了自己心中的一个愿望。用自己的劳动换一点报酬,这样才是留给母亲的回报,多么良苦的用心啊!

(4)于是,在这座城市的街头,便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十六七岁的较弱的女孩手持画具,坐在小凳上期待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引导学生想象,升华认识。

(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三、有体会母女情到人间情。

1、启发想象,体会花店传统的由来。

想象女儿到花店订花的情景。

2、学生自由结组交流。

3、交流汇报

四、再现,配乐朗读

学生准备表演

五、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母女情情深似海

13、花店的传统爱让世界更美好

人间情感人至深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精选篇6)

教学目标

①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环节

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都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

②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运用平时的学习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②提醒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是k,酵母的“酵”不读xiào。

③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①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

②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作者写了童年读“香烟人”小画片,读连环画,到小镇的`文化站读图书、文艺书籍。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作文《秋天来了》得了“甲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老师夸我“嵌”字用得传神。)

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书)

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11.14自然段。

理解:别出心裁、呕心沥血

③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我读了许多的书,使我的作文写得很好,书就像是我的营养品一样。)

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作者就是因为读了巴金的《家》这本书,并且里面的句子作者很喜欢,念念不忘,自己作文中不仅用了,而且用得非常恰当,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④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

为什么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的呢?(书是可以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看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

感受全文,积累语言

①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

②课外积累和读书有关的格言警句。

板书设计:

读书 作文

饱览“香烟人”画片

看图书:报偿《秋天来了》 甲优

阅读文艺书籍:馈赠《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赞誉

读中外名著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精选篇7)

教学目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点:

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

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唱《苹果丰收》,听《快乐的农夫》。

第二课时: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创作活动:选择合适的小节填空。

第三课时:听《丰收锣鼓》;命题创作活动。

第一课时

一、聆听《快乐的农夫》

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

(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

(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5.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大部分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皮革类——低声部,木质类——高声部)。

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农家一乐(虽然作品与农夫无关)。

二、表演《苹果丰收》

1.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

3.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歌谱与歌词都可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二部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

4.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同样先慢速度学唱)

5.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6.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7.配上伴奏。

8.请几个学生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

9.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

第二课时

一、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

1.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

2.聆听范唱。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3.难点练习。由于该曲采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曲调时宜放慢速度,当熟练流畅后逐渐达到歌曲应有的速度。另外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二段学唱,先学唱4小节,待熟练后再学唱后4小节。注意唱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学习曲调时要提醒学生用4/4的指挥图式划拍,并做到匀速。可采用小组与集体交替唱,个人与小组交替唱等方式互补互学。要唱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4.歌曲表演时可采取前4小节女领众和,即在“啊哩哩”处众和,后4小节齐唱。还可以边唱边跳。

5.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难点,先排练打击乐与人声,最后再加上音高乐器。

6.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表演好《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

二、“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练习

1.这一练习的目的有两个:

(1)从填空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为学生自己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2.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3.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方案。

4.交流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评价。

5.小结:把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

第三课时

一、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二、主题创作活动

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

2.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

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现该主题。

4.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精选篇8)

教学目标:

1、掌握电影内容(电视)的简介,介绍主要内容的方法。

2、能用简单的语句概括电影(电视)的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

一、话题导入

同学们在平时喜欢看些电视节目,尤其象大风车类似的`少儿节目,看得有滋有味,也很想把看到的节目内容或者电影的内容告诉别人,怎样让听的人明白你的意思呢,既不能罗嗦,也不能简简单单。这里也有个方法问题。

二、示例学法

1、示例:《哪吒闹海》这部影片真精彩。它主要讲在古时候有个小哪吒在海边玩,惊动了龙宫,龙太子赶来兴师问罪,两人发生争执,动起手来。哪吒见龙太子平时欺侮渔民,就决心惩处龙子,把龙太子抽筋扒皮。东海龙王知道了,来为儿子报仇,他要哪吒的父亲李靖交出儿子,李靖不从,海龙王就水淹城池,哪吒为救百姓与龙王展开了搏斗,斗败龙王。龙王不甘心,向玉帝告状,哪吒为了不连累父亲,就自杀了,然而龙王并不罢休,叫来三个兄弟继续攻打李靖,眼看百姓又要遭殃,哪吒脚踏风火轮,手持火龙枪,与四海龙王展开了生死搏斗,最后降伏了四海龙王,从此城中百姓太平了。

2、讨论:

⑴如果是一部故事片,你可以按这种方法记住它的主要内容:

⑴记住故事里的几个主要人物。

⑵记住故事最精彩的几个镜头。

⑶按时间、地点、情节的变化主出人物活动的情况及其事情的结果。

⑵如果是一台节目或简短的电视剧或小品,你可以这样来介绍主要内容:

⑴最有意思的内容。

⑵最感人的部分。

⑶介绍主要内容一般可以用这种语气:

⑴这部影片真精彩,主要说的是谁地方事情。

⑵__×节目是表现谁与谁之间事。

三、同桌练习:同桌进行采用问答式采访,学习回答问题技巧和应变能力。

四、小组交流,共同评议。

五、全班展示,巩固学法。

六、作业:同学之间练说自己看过的影片或节目。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精选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程的生字,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诸如“水泄不通”、“悦耳动听”、“哀伤凄婉”和“千古佳话”等词语的含义。了解成语“四面楚歌”的由来。

2.想象刘琨的心境,感受他在困境中的心情,并对他“一曲胡笳救孤城”的智慧之举产生敬佩之情。

3.朗读课文,研读重点语句,根据胡笳曲表现的情感轻笔写家书,体会家人的思亲之情。

4.拓展古诗《登幽州台歌》和《春望》,感悟诗的意境,体会刘琨的心情。(在诵读的过程中体悟经典的力量)

教学重点:

以情节演进为主线,使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利用合理的想象,描述并产生敬佩刘琨“一曲胡笳救孤城”之举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课前:出示资料——四面楚歌

楚汉相争时,项羽的楚军被刘邦带领的汉军重重包围,刘邦让汉军唱起楚歌。楚军听见四周传来的楚歌,士气动摇,最终失利。最终项羽在乌江边自刎。

一、一座孤城

1.教师示范阅读题目

解释:“胡笳”

孤城:无援,仅有“孤立”之意。在该文中,“孤城”即指晋阳城。

2.晋阳城是如何成为一座孤城的?(板书:“一座孤城”)

请同学阅读课文的第1-2节。

交流(大小悬殊的敌军、援军未到、失去士气、缺少粮食)

3.展示相关句子,指导学生阅读

在一年中的某个时候,五万名匈奴的骑兵入侵,将晋阳城封锁,导致水泄不通。

当时城里只有两千名守军,刘琨一边将军队调走,一边让人出城求援。

几天后,援军仍未到达。

城内兵力日益减弱,粮食亦日渐减少。

二、一声长长的啸

1.作为总指挥,当守城处境危机时,刘琨急得要命!(板书:“急”)

2.一夜,刘琨登上了城楼,心急如焚。

城里城外一片寂静,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月光下,远处匈奴骑兵的营地隐约可见。刘琨凝视远方,面对边塞的冷月、荒漠、山丘、孤城……禁不住发出一声声长啸。

刘琨登上城楼,看到了冷月、荒漠、山丘、孤城……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色尽收眼底。

然而他看不到月下万里草原的广阔与壮美,看不到荒漠中霞光万丈的奇景,看不到山丘间翻滚的绿色生命。

就像城楼上的刘琨一样,我们也常常会用所见的景物来表达内心所感。这种写作的方法被称为借景抒情。刘琨面对的景物正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冷月呼应了他的忧愁,荒漠象征他的孤独,山丘承载他的沉重。

刘琨禁不住发出一声声长啸,喧嚣的声音反倒让他暂时摆脱了内心的苦闷。这种长啸有着不同凡响的寓意,他要像虎啸一样喧泄,像海啸一样呐喊,像北风呼啸一样表白自己的情感。这一声声的长啸,都是他内心忧愁的表现。

城外传来匈奴兵的喧哗,刘琨命人取来胡笳,在月光下吹奏起来。胡笳曲中的悠扬动听,充满了哀伤和凄婉,仿佛是一位慈母在呼唤孩子,又像是一位妻子在思念远在他乡的丈夫。

那怎样的情感体现在胡笳曲的旋律中呢?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语言来形容这种情感,用不同的句式来表现胡笳曲所传达的情感。

音乐响起,胡笳曲中的乐声好像是在呼唤远方的'亲人,又像是在悼念离世的故友。

匈奴兵们听到这美妙的旋律,仿佛看到了欢聚一堂的亲人,又似乎回到了往日和兄弟并肩作战的岁月。

2、面对一曲胡笳寄深情的旋律,以及一封温暖的家书,如果你是匈奴兵的父母,你心中会说出——如果你是这位军人的妻子,你会表达——如果你是这位匈奴士兵年幼的儿子,你最想传达——(分别展示)

亲爱的儿子,我想对你说:____

我手中的亲人,已久别的丈夫,我衷心向你表达:_____________

我慈祥的父亲,我希望你听到:_____________

同学们,请为远在他方的匈奴军人写一封家书,尽情地表达你心底的情感。

通过与同伴分享探讨(再次强调培养课文中的表达技巧)

3、是的,那首胡笳曲就像思乡念亲的家书一样,充满了深沉的情感。正如杜甫在《春望》中写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千古佳话

1、齐读第七、八节,品读其中蕴含的千古佳话(板书:“千古佳话”)

2、请根据板书概括课文的主旨内容

板书设计:

一曲胡笳传递深情

救孤城壮烈战斗

千古佳话承载思念

一声长啸忧伤表达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精选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一类生字和12个二类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的语气,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了解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3、理解高尚的真正意义,懂得以诚待人,帮助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难点:

能理解卡罗纳高尚的行为表现在哪里,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提前安排学生阅读《爱的教育》。

教学时数:

两课时

基础知识:

耽:延误、延迟。

耽误耽搁

厉:①严格。②严肃、厉害。③猛烈。

厉害厉声凄厉严厉变本加厉

腹:①即肚子,躯干的一部分,在胸下面。②指内心。③指地区中心部分。

腹部腹地心腹空腹

抄:①誊写,照原文写。②搜查并没收。③走简捷洁的路。抄录抄袭抄写

扰:①扰乱、打扰。②混乱。③感谢别人款待时说的客气话。扰民纷扰干扰

卑:①低下。②表示谦恭。③低劣、下流。

卑鄙卑贱卑微自卑

耻:羞愧、羞辱。耻辱耻笑可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梳理课文脉络,学习生字。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阅读过《爱的教育》吗?对于这部书你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吗?(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全书共10卷,每卷10个故事。通过一个小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叙述了小学生在一年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二、初步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

发生:老师还没来,教室不比较乱,同学们拿科罗西取笑。

经过:科罗西用墨水瓶砸弗朗蒂,不巧砸在老师身上。老师调查此事,卡罗纳想为科罗西承担责任。老师继续调查,查出了真相。

结果:老师宽恕了他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人物形象。

一、指名读课文,认真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读课文,找出课题“高尚的行为”指什么行为,在文中找出对这种行为进行直接描写的句子。“见没人答话……”

三、找出故事的`起因。说一说科罗西为什么要用墨水瓶砸弗朗蒂?同学们是怎样嘲笑他的,你怎样看同学们的做法?

四、在这种情况下,卡罗纳除了承担责任,还做了些什么?想象一下他可能对老师说了些什么?

五、你怎样理解卡罗纳德行为是高尚的,为什么?

六、总体把握内容,试着复述课文。

积累:

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作家,1886年出版了《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这部作品以一个小学生恩利科的名义,通过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很多小故事,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亚米契斯倡导的“爱的教育”,包括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等人类美好的情感。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精选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知识与能力:

1、过自主认读词语,在互相交流中积累词语,并认读量词。

2、了解包含递进关系的复句,并会正确运用。

3、积累名言警句。

4、通过短文,引导学生搜集资料。

5、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书中人物。

5、习作要按照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并努力做到详略得当;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过程与方法:

1、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1、课前观察了解:课中交流、交流习作,修改提升。

2、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叙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积累量词。

2、理解关联词的作用,并能熟练运用。

3、习作要按照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并努力做到详略得当;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

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熟练

2.带着问题去发现:

(1)指名读词,想想能发现什么

(2)交流与提示:带点的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3)结论: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词语环境中意思不同。

(4)指名读第一排和第三排的字,想想能发现什么

(5)交流与提示:带点的字与数字连在一起。

(6)结论:这些字与具体的数字在一起,是数量词。

3.齐读,积累词语。

4.你能想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另外几个词语吗?

二、学习“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说说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师讲解转折。

4用这些关联词写句子。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

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精选篇12)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所学的生字词语,积累“譬如”等词语,积累名人名言。

2、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

3、阅读短文《火箭为什么能飞行》。

4、习作: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写——篇习作。

5、学写毛笔字“歧”跑”“站”。

教学难点:

1、了解说明文的特点,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运用。

2、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要大胆、合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语海拾贝以及自主阅读部分。

教具准备:

1、词语卡片。

2、搜集到的火箭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词语超市”中的词语。

2、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再强调。

字音:“譬”读作“bì”,不是“bì”;“善”“属”“鼠”“罩”“质”“宙”是卷舌音,“啬”“藻”索”是平舌音。

4、学生再读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

5、学生动笔抄写要求写下写的词语,教师巡视辅导。

6、用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

二、金钥匙

1、指名读文中的`语段。

2、指名反馈:金钥匙中为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说明事物的时候,可以运比较、列数字等方法)

3、教师以文中的句子为例,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好处。(更加地形象、生动)

4、教师小结:我们在介绍某些事物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运用这些说明方法

5、练习:运用比较,列数字等方法向别人介绍我们的学校或学校的大操场。

三、名人名言

1、学生自由读,把句子读准确、读通顺。

2、教师出示下列字词,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耐心 才智 淳朴 谦逊

3、学生再读。

4、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每句活给我们的启示。

5、指名反馈。

6、教师小结:同学们,这些名人名言言浯简洁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科学,时常怀有—颗好奇心、耐心,谦逊地待人待事。

7、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熟读成诵。

8、所说你平时还积累了哪些名人名言,最欣赏哪一句。

四、自主阅读

1、教师展示火箭升空、飞行的图片或者录像。

2、教师导:同学们,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看着火箭升空、飞行,你们有什么疑惑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大人胆质疑)

3、教师小结:同学们想知道的东西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子解一下火箭为什么能飞行。

4、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火箭为什么能飞行?

5、指名反馈。(气体同样也有反冲作用,火箭就是靠燃气的反冲作用前进的。燃气向下喷的时候,火箭就向上升) 。

6、教师引导:同学们,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作者是怎么做的呢?(引导学生阅读“阅读提示”,从中受到启发)

7、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问题说清楚的呢?(作者先提出问题,然后借助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推理、说明)

8、学生选择自己员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科举就是这样神奇,科学家不仅发明了飞机、火箭,还把人类送上了月球。同学们把自己对事物的好奇心作为起点:不断地努力,为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超市中要求抄写的词语。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精选篇13)

教学目标:

1、理解书的神奇以及书带给人类无穷的魅力、

2、能仿照诗歌的前两段续写一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2、了解书的神奇魅力,谈谈书带给自己的好处、

3、能仿照前两段再写一节,抒发自己对书的感情、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文题目

1、诗句接龙:(与书有关)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书带给我们无穷的知识,是我们的好朋友、美国作家狄金森就写了一首赞美书的诗歌。介绍作者,更让老师感动的狄金森老师的那几句话:“将生命的热情注入写作风格……让多年的热情溶入一个词汇中,把半辈子的生活积蓄写在一个句子里。”所以理解此诗我希望大家用自己的热情,用自己生活的积蓄来理解这首神奇的诗。

二、出示本节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联系上下文,体会诗的意境,理解书的神奇。

(2)有感情的`朗读,并熟读成诵。

(3)仿照前两小节再写一节,抒发你对书的感情。

2、生齐读

三、检查自学

1、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浩瀚、坐骑、领略、真谛、一贫如洗、遨游、步履、质朴无华

2、朗读课文,要正确,读流利。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自学提示:

⑴认真默读课文,用“——”画出体现书“神奇”的词句。

⑵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体验批注感受。

⑶自己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

2、合作学习

出示合作学习:每组选其中一个方面合作交流: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理解时可以抓住重点字词理解,可以联系自己的读书体验来理解。

3、生汇报

A第一小节突出开阔眼界。提示:你读过什么书?知道了什么?

师:回想我们三年级学过一首诗:《小小的书橱》(出示诗),读诗。

师:读童话书让我们认识了(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而科幻探险的书又把我们带到了神秘莫测的山野从林,读历史故事让我熟悉了(廉颇、蔺相如、关羽、张飞),而人物传记又我们进入了冰心、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书带我们上天入地,穿越时空,跨越国界,它的世界是如此的博大,所以我们要说书是——神奇的。

生有感情朗读。

B第二节:重点突出从书中学到的人生真理。你读了什么书?学到了什么道理?可以说一句从书中学到的名言吗?

师:书中蕴含的哲理是如此精深,所以我们说书是——神奇的。有感情朗读。

C第三节:生谈自己的理解。读感情朗读。

师:在书面前人人平等,所以说书是——神奇的。

D第四小节:“美丽”:联系学过的课文或故事谈。你读过什么书或学过什么课文?感受到了什么美?“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都包含什么美?(真善美、心灵美、语言美、真诚美、勇敢、乐于助人、坚强、有礼貌等)

师:书能使一个思想狭隘人的变得豁达,能使一个行为粗鄙的人变得文雅,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

师:书会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美丽,所以说书是神奇的。有感情朗读诗句

五、小结整合:

对照板书:书是神奇的,它博大、精深、在书面前人人平等、美化人类的心灵。面对如此神奇的书,你最想说什么?

师:让我们把对书的热爱和赞美也用文字表达出来吧。出示仿写要求。

六、仿写。

1、在写诗之前,先自己看诗的前两节,你发现这首诗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对比:把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

(2)比喻:把书比作什么?还可以比作什么?——花朵、钥匙、大门、翅膀、轻风等。

(3)开头用“没有……”“也没有……”

2、生仿写。

3、开火画,一个接一个读自己的诗。

七、熟读成诵

1、做完了诗,先把书上这首美丽的小诗记在你的脑海中吧。同桌两个互相比赛,看谁先背过。

2、检查。

八、拓展狄金森的《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精选篇14)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绿荫如盖”、“羞愧”、“馋涎欲滴”、“游手好闲”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

以读感悟,理解什么是“失去的一天”。

教学准备:

师生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诗歌、名人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呢?(学生自由发言)我们一起来看看另一个小伙伴“佩佳”是怎么度过一天的,让我们走进课文《失去的'一天》看看吧!

二、初读感知

阅读思考:佩佳是怎么失去这一天的?

三、细读感悟

1、读课文1~5段,勾画出能够回答佩佳在这一天里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的句子或词语。

板书:睡坐吃嬉戏游手好闲

说说“游手好闲”的意思。 小结:他这一天什么事也没做,只是吃、睡、玩,这就叫“游手好闲”。(板书:游手好闲)

练习读好这部分课文,通过读来表现佩佳“游手好闲”。

2、“羞愧”

①说说“羞愧”的意思。

②佩佳为什么羞愧得不敢看妈妈的眼睛?

③课文还有一处描写佩佳羞愧难过的心情,请用线勾画出来。从“低下头”这个动作你体会到什么?

④妈妈是怎样帮助佩佳认识自己的错误的?读课文6~10段。通过妈妈带他到不同的地方看到的不同景象,了解人们在这一天的工作成绩。

⑤读这部分课文,读出妈妈语重心长帮助孩子的语气。

⑥齐读最后一段。“他想了想”,此时他会想些什么?

⑦出示最后一段,学生试着补充出“……”省略的内容。

四、拓展升华

1、谈谈你对“失去的一天”是怎样理解的?

2、你有像佩佳这样的“失去的一天”吗?

3、师生交流珍惜时间的名言。

4、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知识。希望同学们从小珍惜时间,利用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板书设计:

失去的一天

睡、坐、吃、嬉戏——游手好闲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精选篇15)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感知老党支部书记的感人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老共产党员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

2、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刻意思。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山洪的凶猛

1、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一场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这座美丽的小山村,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这个可怕的黎明。(播放山洪视频)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可怕的场面,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山洪的特点。(大、猛、狂)

(二) 扣课后提示,领悟表达特色

1、导入:同学们,课文一次次地写到山洪和暴雨,请大家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2、作者是怎样写的,才让我们有了这种可怕的感觉呢?(大屏幕出示句子)

3、感受三种表达特色。出示三个句子: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天动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第一种表达特色:哪一种有最简短的句子?在哪儿?(像泼。像倒。)

指导朗读(读得有力、并猛)看,简短,却写出了雨的力度,短而有力,是第一种表达特色。在句后批注雨的力度。

第二种表达特色:由学生说;指导朗读(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句子读好?):指名读、齐读。

第三种特色:让学生自己发现。(指名回答);找出文中这样的句子读一读。(教师课件出示);你们看,“跳舞、舔、爬”,单独看,似乎很美好,很亲昵,可是在这里,一点也不美好,反而写出了洪水的--?(可怕、令人畏惧、胆战心惊)句后批注洪魔的恐怖;指导朗读。

(三) 抓关键词语,对比中感受形象

1、在突发的山洪面前,村民怎样?书上是怎么写的?读3----10自然段,划出关键词语。(学生汇报找出的关键词语,并结合句子指导朗读。)

2、同样是在山洪的突发时刻,谁的表现不一样呢?(老汉)该选哪些词来表现老汉呢?也在3---10处然段中找几个关键词。(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3、对比着读这些词语,并放进课文中的句子里读读。

4、解句子“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1) 引入:在镇定的老汉面前,纷乱的人群终于安静下来。(播放影象:汹涌的洪水。同时出示字幕:人们停信脚,望着老汉。)洪水中想起了老汉的声音:教师出示句子: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生读)

(2)你觉得应该怎样读,你想读出老汉的什么呢?(指名说,并读一读)

(3)老汉的声音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谁来读读这段话,咱们铿锵有力地读读这段话。

(四) 寻一个“情”字,走进人物内心

1、在撤离的过程中还有这样一幅画面(出示画面)。

(1)谁?(老汉),老汉在干嘛?(把小伙子从队伍中揪出来),小伙子是谁?从哪看出来的?

(2)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2、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自已读读,看看老汉此时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从哪看出的?

(2)谁能读出老汉的凶(指名读)

(3)父亲为什么要把把儿子揪出队伍呢?(指名说)是的,是党员就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于是他吼道:

(4)老汉的这一“揪”,很可能就会把小伙子从生命线上揪到死亡线上,老汉犹豫了吗?从哪里看出的?老汉、丝毫没有犹豫,而像大山一样果断。谁能果断地读这段话。如果老汉不揪,会是什么后果?

(5)。而此时的洪水--?哪些词可以看出,放肆是什么意思?(毫无忌惮)“放肆的舔是说洪水--?

(6)洪水越涨越高,情况越来越危险,此时老汉想到的却是村民的安危,还把他的的儿子从队伍里揪出来,那是他的亲骨肉啊,他是不是不爱他的儿子?从哪儿看出来的?

3、理解句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老汉用力地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

(1)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把把儿子推上木桥的?

(2)指导朗读:是啊,洪魔在向这对父子张牙舞爪了;木桥已经在发抖了,在痛苦地呻吟了;眼看洪水就要把他们吞没了。

(3)老汉把生的希望给了儿子,因为他--爱他的儿子。老汉的这一推,成了老汉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最简单也是最壮美的动作。

(4)真希望小伙子能脱离危险,但--

(5)是的,老汉眼看着儿子被洪水这一恶魔吞噬,是何等地痛心,他也忘了自己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眼里、心里只在儿子,他想喊 ,他还想 ……可是--

(6)指导朗读:多好的父亲啊,我们把文中的`老汉换作父亲,把小伙子换成儿子。当你们读着这两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时,相信你们更能理解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了。

(五)领悟“桥”的内涵。

1、最后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老汉保住了一百多号人的性命,却没有保住自己的儿子。老汉离我们而去,全村人拥戴的党支书离我们而去……

2、出示课文最后几段: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配乐读)

(1)她丈夫是谁呢?多么可爱的老汉,多么可敬的老支书啊,我们来夸夸他吧。能用上桥的,尽量用上“桥”。

(2)总结:是啊,他已成为一座摧不毁的桥,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拓展延伸】

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让我们难以忘怀。这又让想起了刚刚过去的5.12大地震,让我们随着祖海的歌声再一次来感受那些催人泪下的画面。生活中也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感人的事迹,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交流交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