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论文 基层党建改进思路(全篇)

基层党建改进思路(全篇)

基层党建改进思路

第一篇:2019基层党建改进思路

浅谈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路

基层党建改进思路(全篇)

在企业转换机制、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企业党组织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谈谈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

一、紧密围绕经济建设,把握企业党建方向

提高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企业一切工作的中心。企业党组织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党建工作。

第一,企业的改革发展,需要企业党组织提供服务。企业是市场经济竞争的主体,企业必须通过扩大生产、改善经营、加强管理,产生良好的效益,而作为企业组成部分的企业党组织理所当然地要为生产经营服务,不然,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当然,企业转制后面临市场竞争的挑战和冲击,尽快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企业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企业党组织只有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建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服务,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第二,党组织的工作重点,要求企业党建工作为生产经营服务。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证明,党建工作必须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党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中心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党的中心工作就是经济建设。企业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工作,必须要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担负起政治责任,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企业党建工作的经验证明,党组织在深化企业改革中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在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党组织必须把握方向,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二是在企业行政班子依法行使决策权时,党组织必须坚决支持,协调各方;三是在理顺党群、干群关系,化解管理层与员工的矛盾,调动全体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上,需要党组织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四是在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造就“四有”员工队伍上,需要党组织的积极宣传、教育、培养、引导。因此,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改善企业党建工作,是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理顺党建工作关系

坚持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

第一,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方面:一是要按照干部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好配强企业党政一把手;二是要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提高领导干部开拓创新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要加强企业领导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必须实行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要发挥好监督作用,使企业领导班子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二,在支持行政班子依法行使决策权方面:企业党组织要遵照党章规定和《公司法》的要求,全力支持行政班子决策。决策以前,党组织要组织召开有关会议,广泛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决策形成后,党组织要配合行政班子积极开展工作,狠抓落实。在落实党管干部原则时,企业党组织要配合上级党组织做好对领导班子的选配工作,要积极支持行政班子依法行使用人权,努力做好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察工作,做好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教育、管理等工作。

三、发挥好“三个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创新

第一,要发挥好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企业的兴衰关键在人,关键在于企业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企业党组织要把抓好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主要工作任务,以抓好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带动优秀员工队伍和科技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使他们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要教育党员成为企业最优秀的员工,树立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要努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积极慎重地发展新党员,要将“创先推优”工作、培养选拔后备干部工作与发展党员工作有机地结合,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党的队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要发挥好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作用。一是要塑造特色鲜明、感召人心的企业精神,引导员工用企业精神激励自己,奋发向上。二是要进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重点的三项教育活动,并与爱企业、爱岗位、守纪律、学技术、讲信誉等教育结合起来,使每位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积极奉献。三是要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质量效益年”、“安全服务月”等。要结合本企业实际,发动全体员工为企业提合理化建议,献计献策,把企业和员工真正融为一体。四是要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员工的思想道德情操。

第三,要发挥好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制度对被管理对象的行为起规范作用,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党建工作制度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执行好企业的党建工作制度,对于企业其它各项制度的严格贯彻执行,对于约束和规范员工的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的制度有:“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每年一次,民主评议两年一次)制度、培养发展党员和培训党员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包括民主生活会、财产、收入等)制度、党组织与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党管干部制度、基层党组织考核制度以及企业中层干部考评制度等等。只有严格按照企业党建工作的制度展开工作,企业党建工作才会有章可循,才能有效地带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全面贯彻执行,从而为企业的改革发展保驾护航,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十二五时期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

“十二五”时期是中央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是中央企业科学发展、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是中央企业准确把握发展机遇,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坚强保障。结合中央企业党建工作实际,现就“十二五”时期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以下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党的十八大即将作出的重大部署,推动围绕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战略目标,把握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题主线,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着力点,抓基层、打基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中央企业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总体思路

健全一个格局——按照中央关于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围绕“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总体思路,建立健全企业党委抓党建、书记对党建工作负第一责任,行政领导“一岗双责”,党委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行政部门积极支持,形成合心、合作、合力的党建工作大格局。

抓住两个关键——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四支队伍”的要求,一是抓住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建设这个关键,适应培育具有国际竟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的要求,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视野开阔、懂经营、善管理,敢于与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争,依法经营、廉洁从业,致力于为中央企业建功立业、得到职工群众衷心拥护的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二是抓住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实现党组织工作全覆盖,建立团结带领职工群众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建设经得起困难和风险考验、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

完善六个机制——在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工作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运行规则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行使用人权和市场化选聘人才相结合的选人用人机制;宣传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机制;发挥职工民主管理作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尊重企业领导人依法行使管理权相结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和矛盾调处机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与整合提升创新经常性党建工作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主要措施

1、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围绕“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总体思路,以更好地为民服务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为导向,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各级机关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党员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优秀业绩,不断增强中央企业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品牌意识、诚信意识,努力树立“报效国家、造福社会、服务人民,”的良好形象。结合企业“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建立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化党群共建,以党组织创先争优带动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创先争优。

2.以探索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有效途径为切入点,健全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

的体制机制。把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与董事会依法决策结合起来,既要维护和支持董事会对重大问题的统一决策权,又要保证党组织的意见建议在企业重大决策中得到重视和体现。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要求,研究制定中央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指导意见,完善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明确党组织参与决策的规则程序,科学界定参与决策的职责和权限。

3.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为动力,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适应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乃至跨国兼并重组日益增多,企业资本和人才流动不断增大的趋势,合理设置企业党组织。加强海外企业党组织建设,研究出台海外党组织建设规范性文件。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员学习、教育管理、联系群众、党内民主、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等制度。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深化“双培养一输送”工程,努力使党员成为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探索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的方式方法。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理论和实践研究,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能力和水平、党务工作人员推动党建工作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4.以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为核心,积极探索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在中央企业的实现形式。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大力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选强配优企业领导班子,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大企业领导人员竞争性选拔工作力度,使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成为中央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方式。完善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制度,组织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入员综合考核评价工作。认真落实《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指导和推动中央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选强配优、有效管理董事会,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贯彻落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和《中央企业“十二五”人才强企战略实施纲要》、《中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为抓手,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组织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5.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整体推进中央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建立健全“五条防线”,即把惩防体系植入全面风险管理,构建好腐败风险预警防线;植入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好思想道德防线;植入公司治理结构,构建好决策风险防线;植入企业内部控制,构建好权力运行风险防线;植入责任约束机制,构建好惩处腐败的惩戒防线。完善“四个协调机制”,即健全纪检监察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协调机制,解决好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和惩处等工作间有机联动的问题;健全纪检监察机构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协调机制,解决好深化改革、创新制度、有效监督等问题;健全国资委与中央企业、中央企业与所属企业之间的协调机制,解决好指导促进、整体建设的问题;健全国资委、中央企业与司法机关等外部监督机构的协调机制,解决好集中力量查办大要案和共同维护企业稳定的问题。强化“三个保障",即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组织保障;制定惩防体系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强化激励保障;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技术保障。

6.以塑造企业品牌形象为抓手,进一步创新企业宣传思想工作。深入贯彻《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建立目标明确、责权分明、关系协调、渠道畅通的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体系。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引导企业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干部职工用正确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工作机制、舆情监测研判机制、与新闻媒体等相关方良好合作机制、突发事件新闻处置机制、新闻发言人培训机制等五项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争取社会理解和支持,构建“大宣传”模式。适应舆论环境的变化,探索把握新闻传播规律,锐意改进创新,加强与媒体和公众的沟通联系,发挥新兴媒体作用,加大正面宣传和主动引导力度,塑造品牌形象,为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确定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着眼培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精神,着眼增强企业软实力,培育优秀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职工创造力。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复合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7.以建设一流职工队伍、创建和谐发展环境为目标,全面加强群众工作。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和基层干部的重要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中央企业群众工作,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实施创新创效工程,激发职工创造热情和潜能;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打造爱岗敬业、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职工队伍;实施职工民主管理工程,努力构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职工民主管理体系;实施职工关爱工程,建立完善和谐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职工权益保障机制;实施党群共建工程,实现党建和群建共同发展,努力建设“四个一流”的职工队伍。

第三篇:转变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

——“读书月”活动心得体会县商务局陈海燕

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正从保增长,转向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

招商引资进入新的阶段,旧的招商思路和招商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比如说:“全民招商”高耗低效,退税让利导致恶性竞争,“零地价”让征迁工作难以开展,“推介会”招商针对性弱,流于形式。驻外招商小分队无法对接高端,招商成效差等。

目前,针对各地招商,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导致招商投入和招商效果形成了一定的反差,或者说,远低于期望值。 一是对于产业招商认识不足。对于地区重点产业的定义过于宽泛,没有深入具体的研究,所以不知道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哪,对于产业招商,往往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例如:据报告,就国内而言,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热情的双重刺激下,中国光伏产业已经经过了5年的野蛮生长,太阳能电池产量连续5年翻倍增长,2008年光伏企业还不足100家,目前已膨胀至500余家,中国光伏产能过剩50%以上。也就是说,有些产业我们刚刚涉足,处在起步区,但对于全球市场来说,已经过剩了。再低水平上一些小项目,是没有多少前景的。

二是招商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低下。对于招商对象,世界500强,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没办法开展针对性的拜访。国内500强,高端领导层也难以安排约见,即便是有了个别线索,

也是蜂拥而至,竞争盲目而无序。对于中小型招商对象也缺乏初步的判断和比较。签约的很多项目迟迟不能动工,往往是项目本身实力不够,一些小企业存在“圈地”待涨的理念。

招商引资是一个复杂且极富专业性的系统工程。招商引资能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臵,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在当前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招商引资仍然是非常必要且意义重大的。

针对招商引资现状,结合我县实际,对于如何转变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提以下几点粗浅之见:

(一)要有产业地图式招商理念。铜陵区域面积和人口都比较小,如果什么都搞,就会没有特色,也就没有优势。同时要淡化政策优惠为导向的“招商”,要突出以产业环境来降低成本为优势的“选商”。“拼政策、拼资源”式招商思路要尽快转变。对于三产招商,要强调规划引领,侧重测算和评估,立足于准入制,城市综合体项目不可盲目无序开发。明确产业定位。结合我县的资源禀赋,结合全球科技升级和产业变迁态势,明确我县的主导产业定位。铜陵地阜物华,铜文化源远流长,是安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铜陵有色“双闪”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70亿元,利税11.7亿元。铜基新材料产业应定为我县首位产业,打造国际性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电子新材料产业可作为我县梯度层次产业链。战略性物流产业是我县的一个薄弱环节,已经开始影响我县的纵深发展,经济增长需要县内和周边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大力发展战略性物流产业也应当作为我县产业

招商的一个着力点。同时,加快引进总部经济、金融、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重大项目,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明确产业定位才能有产业地图式招商方向。明确产业规划。对于金桥园、农业循环园、东部城区、凤凰山景区要有明确、详细的战略规划,包括现状分析、发展战略、产业定位、产业体系、产业链条、建议项目、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并且制作成地图式图样,专业招商人员要人手一份,大家都要做到耳熟能详。明确产业规划才能有产业地图式招商路线。明确产业目标。要对主导产业的细分产业深入调研,了解结构、市场、技术升级路线、知识产权分布态势。根据本地条件和该产业的对接点,以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中央企业、行业100强企业、投促机构、商协会等为重点,通过科学分类、详细整理、系统筛选,形成招商的目标公司名单,并对潜在投资者进行分析和锁定。明确产业目标,产业地图式招商才能有实施路径。

(二)要采用全新的推介方式。

我县位于上海和武汉,南京与九江的正中心,地处长江经济带,安徽省皖江城镇带和安徽省南北中心发展轴线上,具有全国承东启西的优势区位,对外交通已经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并举的运输格局,九华山机场距铜陵只有20公里,铜陵作为皖中南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的格局正在形成。制作专业招商PPT。对一个区域招商的整体推介,需要一个更直观,更快捷的方式,需要“点、线、面”的综合立体效果。需要运用高科技手法让招商对象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该区域有一个直观、立

体、综合的印象。编制个性化的招商PPT。分

一、

二、三产业编制个性化的招商PPT,可以提高招商的精准度。针对不同招商对象,不同招商项目也可编制特定的招商PPT,可以从多方面推介比较优势,精准、高效地锁定投资者。

(三)要落实招商合同约束机制。

目前,我县存在土地指标少,部分项目签约后迟迟不能开工,部分已开工项目停产的现象。要完善招商合同约束机制,提高招商成效。用投资强度约束用地规模。以投资强度为指标,控制企业用地规模,破解用地瓶颈制约。合肥市长丰县规定投资强度已经达到亩均400万。用保证金约束项目开工时效。项目签约后,根据占用土地的多少和投资额的大小,收取一定的保证金,并约束项目开工和竣工时效。对于完全由于投资方原因,严重延误开工和竣工时效的,可终止合同,追究违约责任。同时,鼓励企业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建造多层标准厂房。鼓励企业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做大做强。

(四)要提高招商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的对接招商,侧重和当地政府、开发区以及商会和重点企业建立良好的稳固的合作关系。可以“请进来”利用节会统一推介,也可以“走出去”登门拜访针对性推介。可以和一些大的招商平台,比如中国招商引资网建立委托式招商,网上招商最显著的特点是速度快、范围广、成本低、操作简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发挥网络优势,使招商引资工作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这是最优化的选择。双方可以签订协议,要有实质性的约束条款。要紧盯省市招商机构,共享招商信息。

高端对接,精准招商,提高招商成效。

(五)要改进招商考核方式。我县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十年的努力,成效明显,但是需要转段。招商引资要摆脱靠利益让渡,不能简单的数字招商,不能简单的急功近利。全县招商引资考核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古语云:顺时应势,以“变”应“变”。在新环境、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改进招商考核方式。对于各乡镇、各园区以及重要经济部门可以分解任务指标,但要侧重考核项目质量,考核服务质量。看项目要看是否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是否有利于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是否有利于群众就业增收;三分招商,七分安商。看服务要看在服务态度上是否贴心、精细;在落户、用工、矛盾问题处理上是否精准、有效;在后续服务、项目追踪、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上是否热情不减、持之以恒。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工序和关键环节,要把高效服务作为经济发展永恒宗旨和终极目标。

第四篇:改进饭堂服务质量的思路(终)

关于饭堂供需现状分析与思路

一、总体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服务对象普遍对饭菜价格、口味存有不满,至于对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方面则认为无突出问题。

二、可能的成因

(一)物价上涨,尤其是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加大了饭堂经营压力。

(二)承包的经营企业专业水平不高,导致制作水平低,饭菜口味平庸;规模化程度低,大宗物资低于市场价采购的能力不强,加上管理能力欠缺,成本控制能力不高,均推高了经营成本。

(三)内部员工外出执法或外部人员来访临时就地用餐等情况,以及就餐人员即时决定需求等情况,均增大了供需的不可控性,导致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局面出现,前者引致消费者不满,后者造成浪费,经营者进而将上述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三、解决思路

(一)持续提升品质

1.饭堂定期组织厨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制作水平。 2.饭堂每个月底制订次月菜单初稿,由办公室核准,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因特殊情况必须调整,可进行微调,但应保证有二大荤、四小荤(即荤素搭配)、二素菜供选择。

1 3.饭堂根据订餐情况定期分析职工饮食喜好,持续改进制作质量、创新供应款式。

4.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防止饭堂使用劣质原料,构建饭堂和消费者的沟通平台,由我局牵头成立“膳食委员会”,成员由各单位一名工作人员组成,组成人员实行动态调整(每月轮换1次)。委员会职责:

(1)每月进行2次突击检查,对饭堂卫生管理相关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农副产品、添加剂的索证、验收以及食材加工、餐具的消毒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控,对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及时向饭堂反馈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2)深入群众,了解本单位员工的诉求,定期向饭堂反馈。 (以上存在问题、整改意见、群众诉求均需同时知会卫生局办公室,由局办公室跟进饭堂后续整改)

(二)控制成本,建立服务质量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 1.通过订餐系统提前1~2周将菜式、份量、售价公开,并由个人至少提前?天(主要取决于主要食材的送货周期)选择订餐的种类及份数,以便饭堂提前核实就餐人数,规避供过于求造成浪费或供不应求导致不满,从而更好的控制成本,为稳定售价创造条件。

2.根据职工对饭堂的评价,对饭堂进行相应的奖罚,鼓励饭 2 堂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上来。饭堂存在问题多,整改成效不大的作清退处理。主要做法:

订餐的管理:订餐成功后预扣80%饭款,余下20%饭款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拨付。

(三)控制逐利冲动,加强饭堂和消费者间沟通

实行采购价格公开,加工成本公开。为饭堂引入外部监督的同时,帮助职工合理调整心理预期。每种菜式由饭堂核定价格标准后不得随意上涨,当不得不涨时,探索引入听证程序,增加饭堂成本核算的透明度,让职工拥有对等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涨多少不能由饭堂随意定。

(四)服务环节其他方面的改进意见

部分品种实行小份量式供应(特别是早餐的粉、面),同时相应降低售价,适应不同人群的食量差异和多样化的就餐需求。食量大者可购买多份,食量小者可用节余的资金购买其他品种食物。

第五篇:生育保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分析

刘玉洁

2012-12-14 15:01:40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16期

摘 要:到目前为止,生育保险制度已经运行多年,此制度的运行对保障企业女员工的合法权益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详细阐述了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的有效措施。希望在今后保护企业女员工的合法权益方面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关键词:生育保险,问题,有效措施

1、前言

生育保险制度指的是生育期间对生育妇女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医疗服务、生育休假等的制度。生育保险制度承担着维护社会和平、保障生育妇女健康的任务。但是,近年来,国家对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然而,却忽略了生育保险制度的地位。将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和国际保险制度相比较来说,既有优势,也又很多不足。从当前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来看,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解决。

2、当前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

2.1 立法层次偏低,覆盖范围较窄

(《试行办法》已有很大的修改并且于2011年7月1日废止。)由于《试行办法》的立法层次比较低,而且制度运行处于试运行的阶段,因此,企业既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此制度还没有赋予一定的强制性。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占养老保险的四分之一,占医疗保险的三分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试行办法》中有些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甚至有些规定是和《女职工劳动保护法》起冲突,(冲突列举一两个方面的)这样一来,便给制度的运行和操作带来很多麻烦。

2.2 统筹层次偏低,发展极度不平衡

在我国有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生育保险统筹覆盖面较大,参保人数较多;但是,对于那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并没有改革生育保险制度,这样一来,导致生育保险制度发展非常不平衡,使得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偏低。

2.3 保障范围狭窄

生育保险制度实施的对象是参保的女性员工,尽管男职工参保,但是配偶没有参保,(从2011年7月1日起参保男职工配偶未就业的,可以享受医疗费和营养费,男职工享受7天的假和津贴。请看看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本级生育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在生育期间就不能享受各种待遇。在所有的参保员工中只有少数人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有些单位一年内也没有女员工享受这种待遇,然而,却依然按照规定要求上交生育保险费用。因生育保险政策明确规定男职工有缴纳生育保险费用的义务,却不能享受应有的待遇,这样一来,没有得到参保单位的认可,从而忽视了生育保险政策。

2.4 生育医疗费用支出比例低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按照当前医疗消费水平来看,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生育费用达不到实际费用的一半,另外,还有一部分费用由生育者来承担。生育保险制度的建立目的是为了解决女员工在生育阶段所支付的医疗费以及生活费用,然而,生育保险所承担的生育医疗支付水平远远比不上医疗保险,这无疑加重了生育者的经济负担。

2.5 一些生育保险项目流于形式

根据生育保险政策的规定,保险项目主要有生育津贴、检查费用、手术费、住院费用、医药费用等。据调查显示,某些地区只将生产时的顺产或者是难产作为其标准,也就是说生育津贴需要由企业来承担。由此看来,有些生育保险项目是空的。再加上,有些医院为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存在严重的“大处方”现象,这样一来,便进一步加重了生育者的负担,与此同时,给生育保险制度的运行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2.6 对生育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对生育保险政策宣传不到位,从而形成了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其中有些企业对生育保险态度认识程度不够,给收缴生育保险费用带来一定的困难。

3、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的有效措施

3.1 加快生育保险法制建设,提高立法层次

确保生育保险政策顺利实施的条件就是要加快生育保险法制建设。到目前为止,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有近十年,建立了一套高效的政策措施、管理方法与制度,然而,这些都要借助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定,这样一来,生育保险便能有法可依,保障生育保险制度健康地发展下去。

3.2 进一步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

在《试行办法》中有明确规定,生育保险对象是国有企业结婚的女员工,由于经济体制的改变,对国有企业的员工进行了调整,而且有些女性员工已经过了生育期,生育保障对象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我们要逐渐将所有的用人单位都纳入到保险范围中,解决非国有制企业的参保问题。

3.3 适当调整生育保险政策

通过实践证明,现有的生育保险政策已经不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对生育保险政策加以适当调整。政府出台有关的政策,可以适当从生育保险金中抽取一部分费用,来开展参保职工的生育生殖保健问题,将保健工作放在生育前后,从而提高参保人员的健康水平。通常情况下,人们都非常关注生育环节,特别是产前和产后的保健水平,这对孕妇和婴儿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所以,应该加大产前检查保健和产后的护理费用的支出,从而提高生育员工在生育期间的保健水平。

3.4 提高生育保险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

现如今,因生育保险管理手段非常落后,从而阻碍生育保险制度的发展。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要努力探索生育保险的管理方法与模式,便于参保单位开展工作,维护生育员工的合法权益。

4、结束语

总体来说,生育保险政策是社会保险支柱之一,承担着维护社会和平、保障生育妇女健康的任务。可以说,生育保险制度是社会对女性承担人类再生产应得的补偿。现如今,政府已经高度重视生育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实施,这是因为直接关系到妇女和下一代的健康问题。进一步改革生育保险制度,从而保护女员工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刘咏芳。生育保险制度构建理念之基本取向探索[J].东岳论丛,2012(3)。

[2]、覃成菊,张一名。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演变与政府责任[J].中国软科学,2011(8)。

[3]、冯祥武。男职工生育保险待遇问题的探讨[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4]、林绿梅。简论我国生育保险的历史沿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0(19)。

热门文章